全世界的管理咨询公司都不比哈佛差,但几乎所有的这样的公司都面临着危机,很多的大牌今天都再也无法接到单了,因为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管理其实不奏效,谁都讨厌被管理,谁都想自我管理,而服务就让人心理感觉好接受多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管理咨询公司都是提供单一的标杆法则,很多标杆就像是不同优秀企业摘来的花朵,土地变了、环境变了,都蔫儿了,但他们不管,只管收钱,原因就是不会提供服务,而服务确实是很麻烦的事情,要花心思与精力。
今天有很多职业经理人动不动就说自己是管理高手,跟管理咨询公司一样,但一到大公司的老板面前,就显得不灵了,虽然不是一问三不知,但至少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变化的,没有章法的,你用不变去应万变,真老板就一言戳穿你的无能。实际上,老板要的不是你的管理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你的辉煌的过去,而是针对当下企业存在的问题你如何去处理好,这就是诉求所在。
无论是老板还是管理者,一说起管理就两眼发亮、头头是道,但一遇到问题就一筹莫展、愁眉苦脸,这就是现实。问题的根源很多时候不是出在技能不好、知识不够,而是出在心态。我们说心态决定一切,这种心态不仅是积极的心态,光积极还不够,你用管理的方式再积极累死累活也解决不了问题。假若你换种思维方式,将管理删除,用服务替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曾经做过的企业和现在经营的企业,几乎没有管理,看上去就是无为而治,效果比有许多管理条条框框的企业要好得多,用的就是服务。
比如,人力行政部,在很多企业都是做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一用管理,那就专业得不得了,而且凡事都有据可查、有条可对照,结果是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性质的部门,都一律用一种模式去套,套得市场人员不是专心去打市场,而是应付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失去了很多精力还怨声载道,哪里会有业绩产生呢?再说企业都会有一些野人、牛人、低层次的人,没有时间研究管理或者看不懂管理,你去逼迫他们就范,结果也是徒劳无益,至多是罚款去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就是管理所导致的企业效益低下。
假设用服务,就会注重效果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大家不待杨鞭自奋蹄,显然,服务非常奏效。对于市场人员,看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才能有利于他们一致对外,看基层员工有什么需要才能让他们积极肯干,你就想什么招数,去为他们做准备,如标书准备、会议室准备、接待准备、文件准备、办公用品准备等等,都可以为他们考虑,只需要把他们的应得机制做好就行,而且这种机制本身也是为了促进他们奋发的,不同的部门的人员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应服务,不是去管死他们,而是去关心他们,他们就真的是无后顾之忧、无人扯后退,这不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吗?要管理干什么呢?
是不是企业就不要管理了呢?不是,管理依然需要,但尽量把管理隐藏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不是更加有效果吗?管理是为了让别人适应企业的条条框框,而服务则有双重含义,一是帮助,人家开心,二是管理,在服务的过程中监督别人别出轨了,这才是高招。所以,服务看似没有管理,其实就是在管理,只是出发点和方式不一样,效果就不一样了。理解服务的人知道,服务就是关心,所谓关心,从繁体字的关就知道,关就是关门,关心就是把人的心关在门内即企业事业之内,这么理解是不是就有了关心与服务的价值了呢?是不是就理解了关心、服务其实就是管理呢?但被关心和服务的人的感觉跟被管理就完全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