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卑微,也没读多少书,他即位后,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故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或给以救济。
洪武七年,他给中央的官员下了一道旨意:“令天下郡县访穷民,无告者,月给以衣食,无依者,给以屋舍。”旨意下去后,为了检查各郡县是否执行到位,朱元璋还微服私访。
话说有一天,他带着几个随从轻装简从来到民间,当行至一个十数里没有什么人烟的山区时,正赶上正午时分,此时烈日当空,朱元璋又热又渴。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破烂的山神庙,于是赶紧进去歇一歇;但是,庙周围却找不到水源。这时候,一个樵夫吃过午饭上山打柴,正好路过这山神庙,想进去拜拜神。一进来看到几个陌生人好像很饥渴的样子,他就主动把自己水壶里面的水给朱元璋喝了。渴时一滴水,胜过甘露琼浆,朱元璋喝了以后来了精神,就记下樵夫的名字和住址。
回到京城后,朱元璋还念念不忘这位好心的樵夫,便下令赏赐他一个县令官。就这样,一个一字不识的樵夫,摇身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县老爷。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当地一位秀才知道这件事情后,心里气氛不平。他想,我十年寒窗,却比不上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一个打柴的,只碰巧给朱元璋献了一壶茶,就平步青云;而我寒读苦读十年书,如今还是一文不名,仍是一个穷秀才;读书人越想越不服气,于是跑到那个破山神庙,题了两句歪诗:“十载寒窗下,不如一杯茶”。
翌年,朱元璋从某地微服私访回京,正好路经此道,当看到这座山神庙时,触景生情,于是驻马到庙中怀旧。一进到庙中,立马看到墙上的两句歪诗。朱元璋好气又好笑,心想,肯定是哪个酸秀才发的牢骚,于是叫来随从,拿出毛笔在歪诗下续了两句:“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看到这里,或许我们会为朱元璋的“感情用事”嗤之以笑。但仔细想想,朱元璋是何等人物,看待问题和对待事物的能力难道真会不如一般的平民吗?就重任樵夫而言,朱元璋看中的不是他的文化,而是他的为人,他的一颗善心、一副慈悲心肠,要知道,身为地方父母官,这种品德是很重要的。尤其当时的中华大地,经过近二十年战乱的破坏,一片凋敝。朱元璋要实行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亟需一批品德优秀的地方官员。有历史记载,至1395年,朱元璋在全国创造了开塘堰约40987处,疏通河流约4162道的卓然成绩。如此功德,没有独特的用人策略是难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