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突围系列之五:无锡尚德,非卖不可吗?
无锡尚德,非卖不可吗?
陈竹友
一、(新能源+高科技+行业老大+市场蓝海)÷金融危机=无锡尚德的“冬天”?
昨天,2008年1月10日。各大主要媒体的财经栏显要位置上,突然出现一则题为《前首富施正荣“过冬”,无锡尚德可能裁员30%》报道。报道称“在金融危机之下,这个(注:无锡尚德)曾经创造出中国首富的太阳能设备制造企业开始迄今为止大规模的裁员。此次裁员将裁掉近4000人,而目前工厂部分生产线也已陷于停产状态。”该篇报道还透露,与无锡尚德同样处于光伏新能源行业的另外两家国际知名公司“日本夏普公司和美国光伏电池制造商First Solar都有意收购无锡尚德”。
作为中国最大的、也是全球排名第二的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无锡尚德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
作为高科技行业、新能源行业并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民营,无锡尚德抵御风险的能力为什么如此之弱?
作为拥有绝对实力打造并可望成为中国光伏行业产业链“链主”、飙起世界新能源行业大旗的无锡尚德,为什么在一夜之间溃不成军?
作为两天前(1月8日)才刚刚为“全球单体最大的太阳能建筑正式并网发电,900兆瓦太阳能组件项目竣工、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奠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授牌和银团贷款项目签约等仪式”剪彩完毕的无锡尚德,为什么在两天之后的股票市值却“缩水80%”,损失过百亿美元?
作为两年以前的2006年1月13日5点才刚刚诞生的中国首富、个人亿产超过186亿元人民币,远超过2005年中国首富荣智健和胡润百富榜2005年“榜主”黄光裕的无锡尚德CEO施正荣,为什么在今天突然被宣布“资金严重紧缺”?
作为“海归派”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拥有博士后学历背景和拥有行业核心技术等双重背景的施正荣和他统领的无锡尚德,为什么会“突然”面临经营瓶颈?
作为基本处于没有对手的产业“蓝海”之中,具有高增长、高潜力、高附加值、市值又被严重低估的概念绩优股的无锡尚德,倒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如果一个传统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突然倒闭或被对手收购,这在今天不是什么新闻,至少不能算“令人震惊”的新闻;
如果一个经营不善、过度扩张,或者战略决策失误的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经营困难或资金链断裂,这也不能算是什么新闻;
如果一个借实业经营之名,行资本运作或商业投机之实的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突然出现股票大跌、资本杠杆失衡或者面临重组、被兼并和被收购。。。。。。这也不算是什么新闻。
但无锡尚德不是。他也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企业。
如果说无锡尚德已经拥有了包括“新能源+高科技+行业龙头+市场蓝海”等在内的一应俱全的优势都无法逃过金融危机的话,请问中国还有哪类企业仍有生存的希望?中国又还有什么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可以超过尚德并能安全渡过危机的浩劫?
无锡尚德:在这个冬天里,你应该可以成为一个例外。
无锡尚德:在这个冬天里,你为什么不能够成为一个例外?
二、无锡尚德做了什么?
打开无锡尚德公司网站的首页,在“公司介绍”栏目里写着这样的文字:“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硅薄膜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2007年尚德公司总产能将超过500兆瓦,产量超过300兆瓦,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名列世界光伏行业第二。”
研究无锡尚德的发展历程和成长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他们的战略路径和发展思路。为便于大家更直接地了解,我们节选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电力产能规划图》,同时笔者根据公开的资料绘制了无锡尚德《公司战略发展路径图》,透过此两份图表相信读者可以清晰是看出无锡尚德的战略规划和战略步骤。
图一:无锡尚德电力产能发展规划(资料来源:无锡尚德公司网站)
在图一的原始网址中,无锡尚德给这个图表的注释是:“尚德公司将抓住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利机遇,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保持年均60% 以上的增长率,从2008年起真正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头羊。”
无论是图表所表达的含义,还是文字所表达的内涵,都明确无误地透露出无锡尚德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自我无限期许的雄心壮志。
图二:无锡尚德战略发展路径(资料来源:陈竹友整理)
图二中把无锡尚德的发展分成了三大阶段,简述如下: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2001年,施正荣博士从澳大利亚学成回国,“用世界一流的速度和水准创建了尚德公司”。
2002年9月,尚德公司第一条1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线投产,“产能相当于此前四年全国太阳电池产量的总和,一举将我国与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
2004年以前,无锡尚德生产产能不超过100兆瓦,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美元。
这一阶段的无锡尚德和中国其他普通的公司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所处的行业属于典型的高科技和新能源产业。进入这个行业的壁垒很高,首先必须拥有绝对的专业技术(这个技术在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其次需要足够的资本,第三这一产业的产品销售市场全面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国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是第一个条件几乎阻挡了所有中国资本的进入。无锡尚德的董事长施正荣凭借其在国外14年的专业背景和自已的技术优势,轻松地占有了这个行业“先行者”的位置。同时由于国外市场的蓝海空白以及中国生产的成本优势,使他们迅速地完成了企业最初起步,并轻松快速地渡过了企业的婴儿期、获取了企业快速成长的主动权。
第二阶段:巩固阶段。
从2005年开始,3年后无锡尚德从一个名不见经转的公司一举成为中国首富、光伏行业的领头羊、最具成长力的高科技公司。。。。。
2005年圣诞节的前一天。无锡尚德在西方国家一片狂欢声中在纽约证交所成功上市。一年后无锡尚德的产能从150兆瓦增长至270兆瓦,增幅为80%。
2006年4月,无锡尚德签约了北京鸟巢太阳能光电项目,从而进入中国光伏行业的主流视野和主流市场;
2006年7月,无锡尚德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了10年总额达60亿美元的硅材料供货合同,从而获得了行业内“拥硅为王”的资源控制权;
2006年8月,无锡尚德耗资1.6亿-3亿美元,完成了对日本MSK公司的百分之百控股。日本MSK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制造商——无锡尚德的首次跨国并购,吹起了中国光伏企业跨国产业大整合的冲峰号;
2006年,无锡尚德净收入达5.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5%。
2007年3月,无锡尚德在青海投资的4500吨多晶硅项目开工,标志着无锡尚德可望一举摆脱对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的依赖,并完成整个产业链核心资源和核心技术的全面控制。
3年里,无锡尚德完成了其他企业有可能30年才能完成的目标,销售收入也“从2005年2.2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13.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44.2%;净利润从2005年3060万美元增长到2007年1.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36.5%;产量2002年10MW到2007年540MW”。其目标直接2008年的1000MW!同时,无锡尚德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迅速完成了其产业链的整合和对上游资源的依赖。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
2008年3月,无锡尚德与韩国东洋制铁化学株式会社签定了6.31亿美元多晶硅供应合约,这表示无锡尚德尚未生产的青海多晶硅项目已经拥有了长达7年的固定订单;
2008年4月左右,被无锡尚德收购的下游企业日本MSK也开始为无锡尚德在日本的市场开拓打响了第一枪,在日本正式开卖太阳能光伏电池;
几乎同时,无锡尚德向意大利的Socovoltaic系统公司供应用于BIPV系统研发、制造所需要的230MSK光伏玻璃板,这标志着无锡尚德的产品开始进入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
2008年7月,无锡尚德向媒休公布他们的5年研发计划,预计在“5年内将太阳能发电成本降至1元/千瓦时”。“其“冥王星”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提升到18%以上”。这一研发计划标志着无锡尚德将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开始大幅度降低成本,并将这一高科技产品逐渐向大众过渡,最终实现普遍化、公众化、民生化。并为开发具有巨大潜力的国内市场和产业国际化垄断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光伏行业里,我们将会看到类似格兰仕一样将当年市场均价5000元一个的微波炉降价到500元左右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中国甚至于世界未来的家庭、企业、团体,甚至国家电力系统都有可能享受到“只要有太阳,我们就可以生活”的美好时光。
三、无锡尚德,危机起于何处?
无锡尚德所处的行业没有错,光伏行业是典型的朝阳行业;
无锡尚德拥有的技术没问题,至少目前仍拥有行业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优势;
无锡尚德的战略没有错,从行业选择、资源整合、产业链控制到未来发展规划都非常清晰,甚至可以说几近完美!
那么,无锡尚德的问题出在哪里?是生不逢时,还是另有他因?我们整理了几种观点,供读者参考:
1.金融危机影响
光伏行业目前市场主要在欧美国家,此次的金融危机受影响最大的欧美经济几欲崩溃,西方国家的政府财政频现危急。光电与普通电价之间差距数倍之多,其中的差价往往由政府补贴。当危机来临之后,部分西方政府削减或取消了对光电的价格补贴,从而导致市场需求急速减少和大规模萎缩,这直接导致了国内光伏行业市场销售的急剧下降。无锡尚德正是在此浩劫中失去了大量的订单而出现危机;
2.行业时机过早
光伏行业之所以兴起,源于西方国家的环保概念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目前光电产品的利用和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有限的客户和市场无法形成强大的产业推动力,也尚未形成规模化降低成本的基础。目前光电价格约在每度4元人民币左右,而传统的煤电价格仅为每度0.5元人民币,两者价差近8倍。如果不能迅速降低光电价格,光伏行业的普及将遥遥无期。反之如果光电不能普及,规模化降低成本和光电产品产业化就同样遥不可及。
3.石油跌价影响
由于光电属可再生能源,其替代的对象是煤、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前景看好的前提是煤、油等资源越来越少,从战略和长期效益来看光伏行业是最有可能取代传统能源的。而一旦煤、油等传统能源、资源的价格下滑,对光伏行业的依赖度和新能源开发的紧迫感会大大降低。当今国际石油价格已从147美元一桶跌到40美元一桶,动力煤价也从169美元一吨跌到日前的89美元一吨,在这样惨烈的跌幅下,光伏行业的上升动力被严重削弱;
4.资金不充裕
有业内人士分析,光电行业内的企业资金不足是公认的事实。仅中国可以说得出名字的光电企业资金不足和资金欠缺的企业至少占总数的80%。由于光伏行业的产品销售市场绝大部分都在国外,即使中国政府有意给予相关的产业补贴,这种补贴也只会变成对国外用户的补贴,中国企业根本得不到相应的实惠。
而中国的光伏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又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在国外主板上市,当西方国家出现金融危机会,股票市值严重缩水,持股的机构的大量抛售对中国企业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象无锡尚德就遭遇了对冲基金连续数月的疯狂抛售,从而使尚德的股票市值缩水达80%。
5.内需市场几乎空白
中国光伏行业的销售市场国外占了98%,中国内需市场仅占2个百分点左右。两者距大的悬殊使得中国政府的救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企业来说,战略决策绝不是简单的“鸡蛋与篮子”的问题,而是只有一个篮子的不可选择。即使在中国长期的能源规划中把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订在能源消费总量的15%的高比例、新能源投资总额定在高达1800亿的高水平,也是2020年的事情。远水解不了近渴,无锡尚德们都不可能坐等12年。
四、无锡尚德,非卖不可吗?
时至今日,卖掉企业仿佛是无锡尚德唯一的选择。
时至今日,卖掉企业也仿佛是水道渠成的事情。从国有股全面退出无锡尚德的那一刻起,无锡尚德被卖掉或被外资收购就仿佛已经被消除了障
碍。无论是虎视眈眈的日本夏普,还是伺机已久的First Solar公司,这时候收购无锡尚德的股票或购买无锡尚德的股权都是最好不过的时机。
那么,无锡尚德真的到了非卖不可的地步了吗?
如果还有转机的话,无锡尚德的转机在哪里?以下仅从宏观方面粗略建议,如有可能的话希望能对无锡尚德的决策者有所借鉴。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真诚地希望“上帝保佑”!
1. 战略调整:
笔者窃以为无锡尚德尚未到非卖不可的地步,无锡尚德的裁员计划也是非常正确和完全有必要的。面对订单的急剧萎缩、资金的大幅缩水,无锡尚德必须立即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一战略调整的前提是既保存自已的实力,又不丢失原有的市场份额;既保证企业的安全生存,又牢牢控制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不被削弱。而要满足这些条件的战略调整方向必须是:先生存、再发展。
无锡尚德现阶段的战略方向应该也必须从“发展战略阶段”调回到“生存战略阶段”(如图二所示),只不过这时候的“生存战略”所要考虑的不再是起步和积累,而应该是“减负”和“节支”。围绕这两条战略调整主线所展开的一切有效措施都是可考虑的、可执行的和可使用的。
2.求助政府:
无锡尚德不是普通的企业,无锡尚德也不代表“落后的生产力”,无锡尚德更不是“资本运作出来的企业”。凭着无锡尚德的行业地位、技术权威、行业影响力以及国家、地方的影响力,无锡尚德能否成为美国的“底特律”,不仅取决于政府的态度,更取决于无锡尚德自身的争取。无锡尚德应该尽快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向政府求助,以取得政府、机关、银行、媒体、政策,甚至大众舆论的支持,以获取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资金支持、媒体的舆论支持,以及民众的心理支持。毕竟无锡尚德不是“不争气的阿斗”,无锡尚德也不是“三鹿”、“蒙牛”和“汇源果汁”。无锡尚德应该获得应有的支持---包括笔者和读者在内的,关注真正的“中国民族企业”的所有热心人士的支持!
3.权衡轻重、保存实力:
青海的多晶硅项目可以缓建,但不可以放弃;
美国MEMC的原材料采购合同可以履行,但付款条件可以修改;
日本MSK生产的光伏电池、意大利的Socovoltaic系统材料供应等应
该保持或视日本、意大利的市场销售情况修整进度,但原则是迅速回笼资金;
这时候的“业务包分析”对于无锡尚德来说尤其重要,无锡尚德应该充分权衡利弊、轻重、缓急、危机,从“拥硅为王”、“市场为王”转折到“现金为王”和“生存为王”的重点中去。
4.不转型过冬:
内需不是没有,而是光电的价格不能被国内市场所接受。中国光伏行
业的内需消费可承受价格不是机构分析的1元钱一度,而是0.5元甚至更低。当国际传统能源价格下跌时,硅材料成本的价格企求也将顺势而下,无锡尚德有可能做的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4.1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光伏新产品;
4.2配合中国“4万亿”基建项目,获取部分订单;
4.3加快“光伏价格1元/每度”的技术开发和生产移转;
4.4顺应国际新能源原材料下降趋势,争取国外现有客户新订单;
4.5减少现有规模,降低各项费用和成本支出;
4.6控制产业链延伸费用和扩张项目,暂停或缓建投资;
4.7内部“共渡危机”
4.8外部寻求支持或救助
4.9施正荣董事长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作者:陈竹友,中国企业发展能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企业发展能力体系管理咨询理论创始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特聘讲师,清华大学总裁高级研修班专家讲师, 商曌管理咨询公司首席知识官总经理、CKO, 《企业成长密码》作者,著名管理咨询师、企管顾问、MBA/EMBA能力战略指定讲师。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基因原理 企业能力体系
主讲课程:《企业密码-基于企业发展能力的基因战略》、《企业基因战略-构建企业明天的竞争能力》、《高级管理者必备的八大能力》、《基于过程的目标与绩效管理》、《团队执行力》、《执行领导力》、《管理艺术与管理文化》、《危机突围》等。
邮箱:hmchen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