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鬼子”入关。
2001年11月10日晚上6点38分,世贸组织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的决定,30天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第134个成员国的身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从此中国的产品可以畅通无阻地流向世界,世界的产品也畅通无阻地进入了中国。
市场竞争应该是公平的,世贸环境也应该是公平的,但唯一不公平的是结果。中国企业在与世界列强、产业巨头们的“合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实力的悬殊和技艺的欠缺,给中国带来的却是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以及众多中国产业毁灭性的灾难。
6年多过去了,入世的过渡期早在一年前就结束了,中国的大门已完全打开。
有详细的资料可以证实:目前中国的28个主要产业中,已经有21个被外资控股或垄断;有90%以上中国本土品牌被外资品牌收购、雪藏或消灭;中国的绝大部分产业内的龙头企业已被外资控制或并购,2004年外资并购中国企业268家,2005年并购中国企业266家,2006年并购交易量高达1234宗,当年外资投入对华企业的并购资金高达500亿美元,占其直接在华投资总额的60%以上……他们已经和正在控制着中国的采矿业、化工业、橡胶业、感光材料业、机械装备业、零售业、日化业、饮料业、乳制品业、金融业等等。中国的产业战略正在受到威胁、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受到冲击、国家的经济安全正在一步步向最底线接近。
中国是个好客的民族,但进来的却不一定全都是善意的客人。面对心怀叵测的“亲戚”,中国企业应该重新唱响《上甘岭》的主题曲:“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只是,我们醒悟得太晚了。这场正在中国上演的豪门盛宴,客人们一边享受着主人提供的丰盛大餐,一边却在算计着主人的家产和女眷。他们娴熟地做下一个个迷天大局,每一个细节都设计得天衣无缝,而且环环相扣、招招见血。
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的时候,那些国际基金、跨国财团、资本大鳄们已不屑于和我们玩“猫抓老鼠”的小游戏了。30年的时间,足以让他们深刻了解中国的“国情”,他们利用了我们的善良和幼稚,为我们精心设下了一个个圈套,并在我们的喝采和欢呼中变卖了我们的诚意和财产。当他们背着重重的钱袋向我们告别时,我们却和范伟一样儍儍地说“谢谢啊”!
WTO后的中国企业,你“谢谢”了吗?
一、六大“鬼局”
弱者做秀,强者做局。
笔者归纳了国际基金和跨国财团常用的六大招式,这些“鬼佬”们的招式随着中国人“经验”的积累还在不断地提高。只是让人痛心的是,他们的每一次做局都能取得成功,每一次出手都能满载而回。
鬼局一:高挂
改革开放之初,外资大量涌入中国。他们利用了中国企业品牌意识的淡漠和忽视,以提供“先进的管理”、“一流的技术”、“雄厚的资金”等为由对中国本土品牌企业实施大面积入侵,由于当时中国各种政策和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对中国企业完全控股或绝对占有,这些跨国财团所采取的方法是:合资-高挂-冷却-消灭。
这一手法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日化行业,比如联合利华收购上海“中华牙膏”,庄臣收购“美加净”,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和“羽西”,强生收购“大宝”等都使用了同样的招式。他们先以优惠的条件与中国企业合资,然后购买中国品牌的使用权或许诺进一步推广中国的原有品牌。
当第一步目的达到后,外资企业往往对当初的许诺并置之不理,要么把本土品牌束之高阁冷藏不用,要么把中国品牌价格定位在客户无法接受的高位,使消费者与品牌脱离,从而使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消费热情逐渐冷却,最终达到消灭本土品牌的目的。
鬼局二:做亏
由于处于中国行业龙头位置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产权国有,由政府部门对其直接实施管控。大部分权力机关的官员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引进外资提高自已政绩,最大的软肋是唯恐在任期间没有政绩、碌碌无为。而最能导致政绩不彰的就是他所分管的产业或企业出现亏损。基于这样的前提,使得国际金融大鳄们使出了第二招:做亏。
做亏的布局路径是:利诱-合资-做亏-收购残余股份-驱逐对方。
这种手法在中国的各个行业和地区都普遍存在,比如,在安徽省连续三次上演的“联合利华收购芳草牙膏”、“ABB收购合肥变压器厂”、“西门子收购扬子电器”等,外资所使用的策略几乎如出一辙。首先许以重诺并给主管部门和企业描绘出合资后的美好蓝图,顺利合资后却让合资企业连年亏损,直至亏损到令中方无法承受的程度,只好出让自已仅存的股权。最后外商全部买断中方资产将“合资”公司变成“外商独资”,中方人员也被扫地出门。
鬼局三:迂回
在涉及到国家能源安全或战略性产业的行业并购和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国家法令的限制,国际财团无法直接进入,他们便选择了第三招:迂回。
迂回的设局方法是:在股票二级市场购买股权,或兼并一定数量的二、三流企业以形成对目标企业的控制和包抄。
比如,在中国钢铁产业领域内欧洲钢铁巨头控股中国包钢所使用的就是这种手法。由于中国2005年颁发的《钢铁产业政策》,使得阿塞洛-米塔尔集团收购包钢49%的计划成为泡影,他们于是迅速调整战略,利用A股流通的机会在股票二级市场实施对包钢股权的收购。
而处于钢铁产业下游的钢管制造业却无法幸免于难,比如美国的凯雷基金在2007年顺利收购江都钢管49%的股权,从而占据了钢铁行业的下游企业就是一例。
鬼局四:内鬼
几乎在所有外资收购中资企业的交易案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内外勾结”的迹象和痕迹。这些资本大鳄们深谙 “从敌人内部”瓦解对手的精妙之法,甚至将其变成他们的战略指导思想在中国加以运用和发挥。比如美国凯雷基金的经营思想是“如果你把有钱人和有权人聚到一起,有权人能得到钱,有钱人能得到权”。而他们在中国得到的成功经验就是“取决于和政府关系的搭建”。
2005年,凯雷以4.1亿获得中国人寿24.9%股权的“超级获利”案中是否使用这一手法,至今仍为人所诟病;
今年年初,中农、中化集团和加拿大PCS公司合谋抬高国内钾肥售价也有此因。
而高盛基金并购“双汇”案更是疑点重重,首先是双汇拍卖公告中排他性的苛刻条款已经为高盛顺利收购扫平了障碍,其次参与双汇收购的海宇投资16个发起人中有11个是双汇集团内部的管理人员。种种迹象表明,是双汇自已协助“人贩子”把自已给卖掉了。
鬼局五:设局
“请君入瓮”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现在美国人正“师我之长技以制我”。2003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无故设限,制造了中美经贸的紧张局势。随后,美国人“好心”地邀请中国官员及农产品采购团访美,以谋求“改进中美经贸关系”的途经。就在中方代表团访美期间,美国农业部不断地向中方发布美国大豆欠收的虚假信息,并伙同大豆期货交易所将大豆期货价抬高到4300元\吨。中国代表团回国后一个月,美国的大豆期货价重又回到3100元\吨。这一局,让中国多付了近15亿美元的采购额,而参与此次采购的中国企业当年总亏损达80亿元以上。
“商场如战场”,“兵者,诡道也”。美国人给中国大豆采购团所设的骗局,让我们充分认清了西方商业一直推崇的所谓“诚信”的商业价值观的虚伪和险恶。
实际上,“请君入瓮”之后,对中方代表加以利诱、施以诡计,再为刀俎的连环布局,在西方的商业字典里已被使用了几百年。
鬼局六:逼宫
中国民族大学的张宏良教授在他的一篇名为《藏独骚乱:超越1840年最大的买单》博客中,分析了西方国家正在上演的新一轮算计中国的阴险布局。只是这一局他们的胃口太大了,远远超出了上述各项的总和,甚至已涉及到中国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台湾3·22公投、藏独爆乱、圣火受阻,一连串针对中国的恶性事件接连发生,所有剑峰直指一个目标,它们在给中国政府传递一个信号:如果中国想要一个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安定环境,就必须牺牲中国的部分利益。
这个“部分利益”就是:取消中国银行对外资银行控股的设限,进而控制中国经济。
美国银行投资中国建行30亿美元,2年后已经从中国赚回了320个亿;平安增发事件也让中国股民损失了1600多亿。如果这次中国被迫同意取消外资对中国银行控股比例限制的话,就意味着中国将失去对整个国家经济的控制。也就是说,中国“将彻底丧失国家经济主权,变成完全的殖民经济”。(张宏良教授语)
这一招的路径是:
支持台湾公投-策划拉萨暴乱-制造奥运危机-形成协迫压力-逼迫政府放开外资控制中国银行的限制-控制中国经济-逼宫中国政府。
二、“打鬼”有招
“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公在改革开放之初对我们“走出去”的鼓励和允许我们犯错识的前提。30年过去了,我们应该总结出一套真正属于我们自已的“过河”方法了。
“招商引资”是当年“借船出海”的政策,但绝不是可以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和保证中国永远强大的唯一致胜法宝。今天,当“利用外资”已转变成“被外资利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了: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已。
面对列强接二连三的侵占和掠夺,我们应该检讨和反省什么?
一、产业政策方面
国家宏观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众多微观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作为支撑,但我们从
众多的并购案例中发现,国家产业政策的严重滞后和缺乏,给国际基金和金融大鳄们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一方面打着善意的旗号,一方面紧锣密鼓地继续着“生米煮成熟饭”的步伐,当我们还在按部就班地研讨争执时,“鬼子”们已“悄悄地进村”并迅速完成了战略布局。届时,我们要么眼睁睁地看着“肥水外流”,要么需要化费昂贵的资金从他们的手中重新买回本来就是我们的财产和利益。
二、舆论导向方面
从中国改革开放之时起,我们所有的宣传媒介和舆论媒体几乎从未改变过对“外资”
的好感和羡慕之情。凡是引进的外资都是最好的,凡是合资的项目都是成功的。这里既包含了地方政府的虚荣,也包含着某些利益团体的私利;既有对资本逐利本质的无知,也有对国有资产流失的冷漠。
然而,资本毕竟不是福利。它唯一的功能除了追逐利益还是追逐利益,在零和游戏的规则中,“互利共赢”变得更象是一句口号。只有充分理解并认识资本的本质特征,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了解对手,更加理智地做出判断和选择。而这一点正是媒体和舆论的责任。
三、产业整合方面
“与狼共舞”玩的不是心跳,玩的也不是刺激。能与狼共舞并全身而退,靠的是实力、
能力和智慧。在我国众多的产业中,给对手留下缺口的正是我们的每一个产业内零散的企业,不仅无法进行统一的资源整合,反而内斗不体、相互拆台,彼此间永无休止地消耗着同类的体力和资本,最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如我们的采矿业,我们的钢铁行业等都是如此。
产业资源的高度整合,需要从国家产业经济的高度出发,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要求地方政府放弃地方保护,统一战线。唯有如此,中国的产业才有竞争力,中国产业才有“与狼共舞”的实力,中国经济也才有抵御外资入侵的能力和保证。
四、 地方政府方面
部分地方政府对国际商贸和经济管理工作专业知识的欠缺,以及对国际资本运
作模式的无知,是加速国际资本侵占国家资源和产业经济的促进剂。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就相继出台了诸多吸引外资的 “割肉型”政策。地方政府的“优惠”和无原则的鼓励,使当地诸多尚未成年的“婧女”企业,一个个嫁给了始乱终弃的负心郎君,最后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可悲结局。
所以,地方政府官员的专业知识的培养以及有所作为的执政能力,是当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产业战略实施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五、企业当自强
无论是迫于国外资本的围攻堵截,还是国内企业主动的投怀送抱,都或多或少地反
映出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部分企业家的“阿斗心态”,他们习惯于养尊处优的安逸生活,不敢面对竞争的风险,当国外资本向他摇起橄榄枝时便奋不顾身地“卖身投靠”了。
次是“家奴心态”。有些身居国企要职的经营者,视国有资产为一块肥肉,在与国际资本接触后,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只要满足了一已私利,便立马充当起外资老板的“买办”,游说政府将大量的国有资产拱手让人,然后背着主子去悄悄地数钱。
第三是“宋江心态”。他们象水泊粱山上的山大王一样,虽然已取得一定的行业地位,但对企业的未来满怀悲观,于是伺机投奔、寻求“招安”。当国际资本颁下“圣旨”后,“宋江”们便不顾兄弟们的死活,立刻掉转枪口围攻“方蜡”。
无论企业经营者出于何种心态,只能说明WTO后的中国企业还要很多的功课没有完成,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还有很多的工作没有落实。
而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首先是要重建信心、保持动力,并迅速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唯有如此,中国的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WTO环境下摆脱困境,中国经济才能与列强抗衡并成为未来的强者之一。
作者:陈竹友,中国企业发展能力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企业发展能力体系管理咨询理论创始人,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特聘讲师,清华大学总裁高级研修班专家讲师, 商曌管理咨询公司首席知识官总经理、CKO, 《企业成长密码》作者,著名管理咨询师、企管顾问、MBA/EMBA能力战略指定讲师。
主讲课程:《企业密码-基于企业发展能力的基因战略》、《企业基因战略-构建企业明天的竞争能力》、《职业经理人必备的八大能力》、《基于过程的目标与绩效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