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一家小公司生產主管向我訴苦,說他們公司年初曾經許諾員工如果全年效益好的話,年底發三個月年終獎。但實際上今年的效益不太理想,不發獎金吧,怕員工覺得管理者說話不算數,發吧,公司效益跟不上。
我聽完這位朋友的問題,笑了一下,說,“給您介紹個故事吧,也許對您有所啟發和幫助。”“在我們小的時候,去商店買糖果,發現不同的商家賣糖的方式不一樣。一種商家是先抓一部分稱一稱,然後再一點一點地往上加,最後賣給你。還有一種是商家先抓的超過了重量,再一點一點的撿出來。不知道為什麼,我總喜歡到加糖的那家買糖吃。不知道您更喜歡到哪家呢?” 這位朋友頓時豁然開朗,連聲說妙。過了幾天,他們公司流言四起,說產品訂單受影響要大規模裁員。頓時公司人心慌慌。沒過幾日,老闆召集全體員工開會。
會上宣佈了兩個思想:
第一,公司保證絕不裁員。
第二,年終獎照發,每個員工發一個月工資數額的年終獎。員工頓時歡欣鼓舞,為進了這樣的好公司感動不已,沒有一個員工抱怨公司年終獎發少了。
為什麼明明獎金少發了,員工會覺得心裏沒有抱怨,反而對公司感激不已呢?那是因為原本員工都已經擔心裁員了,而這個時候老闆宣告保證不裁員,併發一個月的獎金就無形之中提高了員工的心理預期,這樣員工必然高興。
其實這個事情給管理者最大的啟發就是:管理需要學會做加法。一步一步的激勵員工,讓他們工作更加的有動力。當然不是任何加法都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的,如何做好加法這也需要在具體的環境和過程中去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