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快速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四个方案
(一).职业形象
通过本企业员工评价最高的成功人士的经历设立快速培训课程,主要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着重培养其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建立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处理人际关系,例如帮助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更加有效地与客户沟通以提高工作效率;塑造员工职业素质,并把其贯彻到如着装、谈吐等服务细节当中。
(二).心态——责任心
员工的责任心,可以说是企业的防火墙,一个拥有责任心的团队必定能使企业顺利发展前进,而许多企业巨人轰然崩塌基本与员工的责任心缺失有关。企业建立员工积极工作心态,培养责任心尤其重要。可以将课程设立为以下七点为大纲,快速建立员工的责任心。
1.态度与能力 2.态度决定一切 3.建立自信心 4.阳光思维
5.胸怀感恩心 6.七大成功信念 7.实践计划
(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职业操守和个人素质问题,尤其在今天市场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个企业的员工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关乎着企业在外的形象,谁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企业因为一个员工的问题而丧失信誉。设立的课程将从企业及其决策者角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从培养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来提高员工道德素质和企业向心力、凝聚力,为企业、单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特别是建立领导者自律工程。企业领导人的德才学识,关系到企业的成败。那些全身心投入事业,其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公司的热爱,会使员工受到强烈感染,使整个企业充满朝气。即使亏损企业,如果领导能与员工同甘共苦,也会激起员工的热情。
(四).职业技能
技能是一名员工最起码的能力,连起码的职业技能都不具备或欠具备的的员工,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个累赘或者说是包袱。对于员工来说,参加技能培训本身既是一种可以获得精神满足和回报的体验。大多数人都对学习、发展和体验新事物的机会心驰神往,在职业生涯中尤其如此。她能够帮助员工提高专业技能,积累新的知识,不断实践自我超越,最终提升他们的市场价值,帮助他们去竞争获取更有价值、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三、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努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快速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方案,在竞争过程中必然缺乏一个文化内涵长期系统的支持。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海尔的成功,与其说是经营的成功,不如说是企业文化的成功。纵观世界知名长寿企业,其企业文化被消费者认知、认同的程度都较高。企业文化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内质、企业的气色、企业的灵魂。正如拥有非凡气质的人才有真正的魅力一样,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才是真正有魅力的企业,才能吸引人才、凝聚人心,才会有恒久的活力、不断的创造力,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百年老店。维护可持续性发展、稳定深入改革的措施可以有多种,可以用“硬”的如行政手段,但仅以此达到的发展、稳定往往难以持久、稳固;可以用法律或制度的手段,但仅以此也往往难以做到全面、疏而不漏;用“软”的企业文化达到的发展、稳定则往往是内在的、持久的稳定。企业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非强制性的约束力量,员工在认同企业价值理念的前提下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能够弥补规章的不足,成为一道富有张力的“隐形堤坝”,防止企业因小纰漏而决堤,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航行。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巨大工程。其文化建设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以人为本,增加企业人性化的管理,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发点要从企业员工的长远利益考虑,这种以人为本文化精神,是带动全体企业职工为企业的价值观、主体观、发展观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一旦被企业职工所接受,就会对企业职工的价值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如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这对于企业职工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很重要。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传播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凝聚力,陶冶情操,开阔视野的功能,是其他手段都无与伦比的。通过营造一系列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可使广大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一个较全面的提高;另一方面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可丰富企业职工的业余生活,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企业职工从内心深处自觉地为企业拼搏。当企业的员工发挥了主人翁的意识的时候,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早已凝聚到一起了,这个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达到高潮,这样一来,就会体现出合理的培训与宣导将会给带来员工素质提升的重要性所在。
最后,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现在虽然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由其是今年的通货澎涨以来,给民企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企业发展与突破瓶颈的机会,所以我们要提高素质,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是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未来我们中国人将不仅仅是工作在现在所说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岗位上,而是工作在管理层、在技术开发层上,这些对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能力提升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并且我们应该意识到,全中国的人才流动就和资本的流动一样,哪有机会,他们就往哪走,哪个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有表现价值的需求,当我们放开眼界,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我们需要的人才时,我们就能更好地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以及企业的战略新思维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