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90后员工管理是多“管”还是多“理”?员工激励是用“薪”还是用“心”?张瑞敏曾在2005年末,一次中国企业家的高峰论坛上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感觉越来越不会做企业了,以前那些有效的方法,甚至成功的方法,今天看来,都必须抛弃了,要采取新的策略……
2008年,“90”后一代进入大学读书,他们将在2012年毕业,即将杀入职场。逐步长大的90后们纷纷踏向了工作职场,她们的登场,既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又令众多管理者们在管理上多了不少困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管理者们面对她们大胆甚至不可思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时候,都摇头叹息:如今的90后,实在太难管了,她们的想法有时是异想天开,她们的行为有时是匪夷所思,可以说,90员工的管理,已成为很多企业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80,90后”的员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不少企业管理者认为80后、90后带来了创新思维、满腔激情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诸多管理的挑战,集中表现在对企业的“忠诚度”普遍不高、集体意识较弱,以及承受挫折能力不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面临着这样的尴尬选择——需要用人,但是却实在不知道如何运用这批特殊时代和家庭教、育背景造就的“新新人类”。“80,9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上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独生子女、高等教育改革、高校扩招、时代变革、市场经济、东西方文化的大冲突与大融和。
他们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熏陶的“结晶”。他们自己就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他们不仅受到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教育”,也接受过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变革教育模式”的熏陶。他们在小学学习社会主义优越性时,老师讲授“计划成为资源的配置的主要方式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然而,一上中学就已经变成“市场调节应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他们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造就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个性张扬、敢于表达;他们充满朝气、理解能力极强。但是,他们漠视责任、蔑视义务、完全的自我……谭小芳老师希望通过原创课程《90后员工管理》有效管理和引导“80,90后”,发挥员工长处,和谐企业氛围,为个人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70后敢想,80后敢说,90后敢做;70后不敢相信,80后最真实,90后不敢想象......农耕时代,隔代人之间的差别可能不会太大,但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即使10个年轮的差距,也会赋予人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不是90后生而就个性,而是互联网在将地球碾平的同时,也碾出了90后人群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刚接收一批大学毕业生(90后),公司正常对其进行出勤考勤。公司的正常上下班时间是早8点,下午6:30。在办公室人员的一次考勤中,有位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迟到了,按公司规定现场接受处罚5元/次。当办公室工作人员开出罚单后,这位员工竟然当场问:“有没有包月的?”这个故事听完后,大家轰然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