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就以下面的两则笑话材料来探视一下。
首先的这个比较著名,流传得很广:一个犹太商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贷款部经理问:“请问先生有什么事吗?”犹太商人答:“我想借些钱。”“好啊,你要借多少?”“1美元。”“只需要1美元?”“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犹太商人掏出50万美元的国债、股票等,作为担保,而接过1美元,年息为6%。
银行老板们怎么也不明白,犹太商人为什么有50万美元还要借1美元的事实。那个犹太商人说:“请不要为我操心。我来贵行之前,问过好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须花6美分。”这则笑话说明:犹太商人的这样的精明是一般人所学不到的,因为它不仅是盘算上的精明,而更重要的是思路上的精明。
以色列的住房很紧张,几个德裔犹太商人只好将一个报废的火车车厢用作临时住舍。有一天晚上,那几个犹太商人穿着睡衣,在寒风中颤抖不巳地来回推动车厢。一个本地犹太人不解地问:“你们到底在干嘛?”“因为有人要上厕所,”推车人耐心地说明:“车厢里写着:停车时禁止使用厕所。所以,我们才不停地推动车厢。”凡有过乘火车经历的各位看官,大家都很清楚停车时禁止使用厕所的含意。初看起来,那几个犹太人不知变通,死守规定,弄得两头不讨好:人冻得要命,环境卫生仍未搞好。这是对笑话的一般理解。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看出犹太商人的变通能力,从形式上遵守规定,同时又不真正改变自己原有活动方式。这几个寄居在火车车厢之中的犹太人,就像犹太人长期寄居在其他民族的社会中一样。这条规定是铁路部门订的,这几个犹太人没有立法的权利,自然也没有废除某项法律的权利。说实在的,犹太人在各自的所在国中,经常也要面临这类原该自然废弃但偏偏还实际起着“作用”的法律或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是他们也经常越俎代庖地宣布予以废除或犯规不已,带来的恐怕远不止“环境卫生”的问题了。因此规定不能废除,用厕所又在情理之中,聪明的犹太商人就想出了让列车“动起来”的点子。
犹太人并不是天生比任何种族的人聪明,但他们更懂得怎样去铸造这枚无价的金币。当他们的孩子刚懂事时,母亲就会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舐书上的蜂蜜,其用意是想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智慧是永恒的财富,它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会贫穷。犹太人擅长经商是历史闻名的,但犹太人善于管理却很少被提及,这主要是因为犹太人很少过问管理细节,但是他们的管理理念绝对是最简洁的,从实践来说应该也是最棒的。通过对世界知名犹太人管理的企业案例分析,谭老师总结了犹太人经营管理智慧的体现有以下几点:
1、用人环节:
犹太人强调简洁、高效,不要繁文缛节,尤其是在用人及考核方面更是如此。犹太老板通常都会把专业问题交由专业人士判断,而老板只需确认交易价格及决定是否成交。这一方面是授权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职责分明。犹太人认可休息本身包含着价值,认为休息是为了工作。所以犹太人名下的企业通常都会为员工提供很好的休假,高级管理人员更能够享受豪华的娱乐休闲活动,以及OFFICE附近的高级寓所,一切都由公司报销,摩根就是典型范例。
2、战略环节:
犹太人总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目标:追逐商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