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背景
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企业家为职业,便意味着他的一生将从此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也不得轻松……在他们光鲜靓丽的背后,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巨大压力。
在精神方面,企业家要历经成长的阵痛和长期的孤独,最终陷入精神困境甚至患上精神疾病。搜狐张朝阳曾对自己的团队说,“我真的什么都有,但是,我竟然这么痛苦”;有一位企业家每天晚上都会穿着媳妇的内衣,在卧室里跳舞,跳累了倒头就睡,第二天依旧西装革履去公司上班;刘永好、马云、冯仑、茅永红、史玉柱等商界大佬,居然打算举办一个集体活人追悼会,每人给自己致悼词;有老婆有孩子的王功权竟然高调宣布和别的女人私奔……
因为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有的企业家最终自杀身亡,他们是,河南黄河实业集团总裁乔金岭、山西鑫龙集团董事长赵恩龙、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徐凯、佛山利达玩具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树鸿、涌金集团董事长魏东、惠龙集团董事长金利斌、万昌科技董事长高庆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太多的企业家,因为陷入难以自拔的精神困境,最后在无限的荣光与责任中,耗尽自己最后的生命之光。
中国企业家正在面临精神崩盘的危险!
而比这更危险、更可怕的是,所有人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活着的人很少能够直面这些感慨,哀乐之外,红尘万丈。没有人有空停下来问问自己,如果面对生命的戛然而止,生命的意义比企业的大小孰重孰轻?也很少有人知道,企业家精神的缺失,才是企业家陷入精神困境的根本原因。
我之所以推出《企业家的精神困境》这个专题,是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能够直面精神困境,反省成长背后的点点滴滴,并通过塑造企业家精神走出困境。《企业家的精神困境》既是我的一个培训专题,也是我顾问的课题,就是为企业家提供“一对一”的精神顾问服务。
◆ 授课对象
企业创始人
◆ 课程时长
两天
◆ 课程模式
总裁班、EMBA、高级研修班、公开课、论坛、峰会、沙龙
◆ 授课方式和风格
1.采取引导式教学模式,老师讲授、分组讨论、个人思考相结合。在课程中,引导每一位企业家带着问题学习,深度剖析自我,剖析自己的企业。
2.不会营造热烈的场面和令人兴奋的气氛,不让分组流于形式,而是带给每一位企业家冷静的思考和深度导入。
◆ 课程大纲
1.政商关系的困惑
要么是和政府关系搞得很僵,不善于妥协,不知道企业家是妥协的产物;要么走得太近,上杆子去求婚、结婚,但最后多数以离婚惨淡收场。离婚从来都是“双输”,除非有一方玩“仙人跳”。如何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政商关系,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像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所说,比读博士后还要难。
2.政策的困惑
国家宏观战略层面的微小政策变动,都会在市场层面形成很大的波动,从而对企业的经营和布局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有民营企业家认为,政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营企业的生死、甚至企业家的生死。
2005年,山西鑫龙集团董事长赵恩龙跳楼自杀。根据遗书显示,赵恩龙把自杀的原因描述为:政策变化太快,债务压力太大,精神负担太重。
3.“企业没了,我怎么办”的困惑
由于大多数企业家拥有自己的企业,至少是企业的绝对控股人,所以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的人生与企业的兴衰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他们为企业投入太多太多、甚至牺牲了健康和爱情。当企业让自己成为一个社会英雄的时候,企业就更会让自己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然而,企业一旦遭遇挫折或者失败,视企业为生命的企业家会怎样呢?令人痛心的是,企业的灾难也就被会变成企业家的灾难。一些企业家的自杀,就是再生动不过的注脚。
4.“我没了,企业怎么办”的困惑
关于企业传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民营企业家,让他们夜不能寐。毫无疑问,企业传承绝对不是简单的财富传承。如果单是财富传承,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和信托基金就可以实现。我们这里所说的企业传承,传承的主要包括产业的持续发展、企业的控制权、政商关系和企业家精神。
5.“我是谁”的困惑
人人都可以创业,都可以当企业家,但是,成功的企业家就很少,而伟大的企业家更是凤毛麟角。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拥有的禀赋、外部资源以及后期努力、运气等是不一样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企业家并不清楚“我是谁”,尤其是,在因为成功而导致自我膨胀之后。
6.“原罪”的困惑
很多企业家浑身上下都流淌着“原罪”:道德“原罪”和法律“原罪”。我不是劝诫各位企业家要去做一个道德的楷模,因为我知道在利润面前,很多东西是很难坚守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坚守一些底线比完全放弃自我,更容易让自己成功、也更容易让自己幸福。很多企业家需要自我救赎。
7.使命感的困惑
很多企业家创业,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因为想证明自己,要么是出于偶然,要么是出于无聊,要么是因为拥有激情,往往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动机。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心态的变化,创业动机也在悄悄地不断变化,这是很多企业家始料不及的。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家,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实际上是一个使命感的问题,既有企业家的使命,又有企业的使命。
8.速度的困惑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如果不能高速发展,如果每年不能增长百分之几十,就似乎不能算作成功;但高速发展也常常导致企业的崩溃。这样的例子很多,像巨人、三株、爱多、铁本等这些企业,都是因为在速度方面的“大跃进”,最终从神坛重重地摔下来。
9.规模的困惑
因为个人野心、市场竞争、政商关系等原因,企业不搞大不行,没有足够大的规模不行,不涉足多个行业不行。但是,规模大了,实行了多元化经营,现金流、团队、运营能力都难以支撑,企业也就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在春都、太阳神等多元化企业陨落的道路上,无不留下企业家的一声叹息。
10.资本炒作的困惑
我更愿意把现在很多的资本运作说成资本炒作,这似乎更真实一些,也更贴近企业家的内心世界。资本市场已经沦陷成一个滋生腐败、罪恶的场所,无限地放大了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在很多人跌倒之后,还是有很多人不断地跟进,前赴后继,蔚为壮观。一夜暴富的传奇成为企业家在资本市场上的致命毒药。
11.集权还是分权的困惑
中国的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化管理,也就是以血缘关系和朋友关系为纽带的控制。尽管很多企业都在试探着聘请职业经理人并走出家族管理,但是,在给职业经理人授权方面,一直是很多企业家的困惑,因为这里面涉及到职业经理人是否具有信托责任、核心价值观是否一致、企业家是否崇尚皇权文化、利益的分配是否公平。
12.坚持还是放弃的困惑
分析每一位企业家的创业动机,他们都有一个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或明或暗。但是,趟过创业路上的艰难困苦,还有多少人能够一如既往地坚守内心深处的那份童真?
13.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困惑
吴亚军、王微、蔡达标、王宁、袁金华、王石……关于企业家的各种离婚悲剧一直在不断上演。海尔的张瑞敏表示,没有几个企业家的婚姻家庭是圆满幸福的。结果,离婚对企业控制权、企业家的精神状态,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5年,陕西金花集团副总裁徐凯,在西安某酒店上吊自杀。徐凯的自杀,更多是其个人生活问题所带来的压力。据媒体报道,徐凯一生有过3次婚姻,并且均以失败告终。频繁的感情危机对徐凯打击颇大。
14.留下还是移民的困惑
留下还是移民,这里面需要考虑太多的因素:对“原罪”的清算、对法治的担忧、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心理预期、继续创业还是享受生活、社会使命、对下一代的安排……那么,到底是留下还是移民?如果仅仅为了安全感而移民,那么,移民是否真的可以解决内在的困扰和内心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