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在职场上拼搏的人,无论他从事哪个行业、职位高低,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不一样的处事风格。而他的综合素质都会在他的具体工作中体现出来,决定他的整体水平和职业能力。精神修养是提升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通过学习和自我修炼,使得人之为人的一种精神禀赋得到很好的生长、发展,成为精神上优秀的人。
人的精神禀赋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理性,或者说智力、或者说头脑、智慧,人是有思维能力的;其二是情感,不光有认识、有思维能力,而且有感受,是带着情感去认识,一种带有情感的精神生活;其三是道德,也可以说是灵魂。一个人如果有智慧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善良高贵的灵魂,就是一个精神上优秀的人。围绕职业人的精神素养的三个方面,这里主要强调,首先是哲学修养,第二个是文学艺术修养,第三个是道德修养,针对的是人的头脑、心灵、灵魂。
注重哲学修养,关注大局,常常自我反思,才能拥有智慧的头脑,才能智慧的工作。
我想,可能由于我们在传统哲学教学中的毛病,对哲学存在一个普遍的误解,很多人把哲学看作是概念和教条,当年我在大学上哲学课的时候,课堂上讲的基本也是这样的东西。所以有的人觉得哲学很丑陋和枯燥。这其实不是哲学的本来面貌,如果去读中外的大哲学家,包括中国的孔子、老子、孟子、庄子,也包括西方的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萨特、杜威,看了这些东西,就知道哲学实际上是对世界上的大问题、根本问题的思考和思辨,把大问题想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哲学。想这些问题和不想这些问题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说哲学没有用。哲学最大的用处就是让人变得智慧。大家知道希腊的“菲娜索菲”原意就是爱智慧,让人不要糊里糊涂地做事情,让人明白地活着,明白地做事情。我们每个人平时都是在自己的场景中,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过自己的日子。哲学实际上是让我们从这个里面跳出来,看一看、想一想问题,然后再回过头去,我们有这个大的坐标系,想想在自己的世界里应该怎么做事和生活,我想对职场上的每个人来说,就很重要了。作为一个领导,或者是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不能光是和具体事务一样,扎在这个里面,应该经常跳出来看看部门和企业的全局,还要看大的全局,要看看世界的大局,想想大问题,不但想经济问题,而且想政治问题,其实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是纠葛在一起的。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是爱智慧的,也就是说都是哲人。他们区别于一般人的不是聪明,而是智慧。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聪明的特点是就事论事,他在局部反应非常灵敏。但是,他是局限于经验的。智慧就是跳出这个里面,他是要着眼于全局的,这是最大的区别,这是一个人关于哲学的修养。
生活在职场中,我们每天不仅仅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各式各样的工作任务,其实还应该多想想人生的问题。我们不光是要把工作做好,而且还要生活得幸福。我们生活幸福不幸福,其实对自己的工作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要有人生的大智慧。人生的大智慧就是看看人生的全局,想一想人生的大问题,比如说什么是幸福?我这一辈子怎么样才是幸福的?我所追求的是什么?我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像这样的问题,应该是每一个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对幸福的看法。什么是幸福?人生中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值得我们追求的、最值得我们珍惜的?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问问人什么是最宝贵的,把这个最宝贵的东西实现出来,我们的人生就圆满了。人身上有两个东西最宝贵:一个是生命,生命是一切价值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个就是精神,人是有精神存在的,是人之为人的特征。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就是幸福的。什么叫把命照看好?我的体会是生命应该是单纯的,不要搞得太复杂,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大的问题就是活得太复杂!真正保持生命状态的那种单纯,其实是幸福最重要的一个源泉。这一点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这是很多哲学家,包括中国的、西方的哲学家的看法。中国道家最强调要保护好生命的完整的真实状态,全命保真,实际上是保护好完整的真实的生命状态,要让它单纯,不要以物质去损害它。古希腊对于什么是幸福有两派,其中一类是快乐派,说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幸福。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认为幸福是物质上的满足,所以把生命本来的需要和物质欲望加以区分,物质欲望是社会环境刺激出来的,不是生命本身带出来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会滋生出新的欲望,这个是规律,没有办法。但是我们要清醒,我们可以去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但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全放在这里,这样就会忘记生命本来的需要是什么。生命本来需要什么?是大自然规律,我们真正的需要就是这个“自然规律”,这种需要,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一个——我们对外部自然界的需要,需要一个好的自然环境,需要一个大气,土地要保护好,这是很根本的需要。所以我认为,为了财富去损害这个是人为价值观的颠倒。从人本身来说,有健康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还要特别强调对亲情、家庭的需要,人应该过好平凡的生活。我们可以很了不起,做出不凡的业绩,但是不能因此连“平凡”都过不好,不能和家人和睦相处。亲情、家庭在人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是一个很重家庭的人,很恋家的人,每天能和家人呆在一起,一起开心的吃饭,偶尔看看电视或是散散步,我真是感觉那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候。看比尔·盖茨,他有一张照片是抱着他女儿照的,他说这种时候我才是感到最幸福的。这我是相信的!财富的成就也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和生命相比,他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还是强调要珍惜平凡生命,要保护好单纯的生命。我们看看小生命就知道了,人刚生下来就是一个生命,什么都没有,当然进入社会以后,财富、社会、身份都有了,这些东西都需要,但是,这些东西是建立在生命基础上的堆积物,我们不能缺少,但是不能本末倒置,有了堆积物,本来的东西不要了,那就是忘记了本。
法国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我们可以有不平凡的业绩,但是无论是个人和整个人类,所有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过得好不好”来衡量价值,对个人是这样,对整个人类也是一样。人们把历史中的时代分为治世和乱世,所有的治世就是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每个人都能够过好平凡的生活。所以当我们在职场中获得成就的时候,很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平凡生活”过得怎么样。
提高文学艺术修养,让自己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信仰,这样才能迸发出热爱生活的激情。
其实这也和人的幸福有关。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一个是把命照看好,另外一个就是把心安顿好。把心安顿好就是把自己的精神属性发展得很好,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情感、感受,这一方面主要是靠文学艺术的熏陶。看看那些伟大的人物,不管在这个领域里面做过多么伟大的事业,他们绝对不会仅仅局限在一个小的领域。他首先是一个情感丰满的人。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来自于人性的魅力,不仅仅是管理技巧的问题。怎么样使人性丰满,心灵丰富呢?有两个途径:第一条就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包括欣赏艺术品,阅读实际上是在和伟大的灵魂交谈,是莫大的乐趣,多读一些文学方面的作品,包括历史、哲学等等,人的精神生长是需要营养的,一方面主要来自阅读,另一个方面是来自内心情感的抒发,因此第二个途径就是要养成写作的习惯。千万不要以为阅读和写作是一样的,写作是属于每一个关心心灵生活的,我们只要关心心灵生活,就会有这样的欲望要写点什么。如果说阅读是和伟大的灵魂交谈,那么写作实际上是和自己的灵魂交谈。如果说阅读是把人类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那么写作是把个人的经历转变为内在财富。
一个人的过去岁月是没有办法留住的,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经历的东西转变为自己的心灵财富,主要的方式就是写作。我主张写日记。我们的生活是很丰富的,或许会有很多不寻常的经历,包括挫折,都是我们的财富。真正要说起来,对一个人最宝贵、最可靠的财富就是自己的经历,以及在经历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是唯独属于自己的财富。金钱是最没有忠诚度的,今天在你这里,明天完全可以跑到别人那里去,他无名无姓,只有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忠于自己的,但是如果我们不珍惜的话,会流失。所以,写作是为了留住我们生命的财富。
我个人很推崇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他平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其实他的文化水平很低,读了五年小学,他父亲失业了,全家到美国找出路。13岁的时候,他当小邮差送信,那时候很苦、很累,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加班加点,但是这个时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当地有一个退伍的上校,有400本文学名著,他把这400本文学名著办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让这些穷苦的孩子每个周末可以来借书。卡耐基说:从此以后,我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再苦再累一想到周末可以借到新的书,生活里就充满了阳光。他说我一辈子感激这个上校,如果没有当时他让我认识了这些世界名著,爱上了文学,我以后凭我的聪明也可能发财,但是我会过得很平庸,爱上名著,精神上拓宽了,知道什么是好东西,知道人活着应该有精神追求,这对他发生了一生的影响。他说哪怕你拿全世界的财富跟我换当时的经历,我都不换。他不但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而且他还是一个作家。他当年环游世界,每天都认真写日记和杂记,整理成一本书,给出版商看,出版商说你这个东西写得太好了,完全是非常好的文学作品,从此之后他经常写作,成为一个作家。所以,如果我们有了写作和阅读的习惯,我们生活的格调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一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本身,让我们有一种大的倾向和格局。
加强道德修养,拥有善良高贵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把生命演绎好。
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就是幸福。从道德讲,生命的善良和灵魂的高贵就是道德。什么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道德的基础是什么?实际上有两种说法,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对。一种是说道德的基础是同情心。英国哲学家亚当斯密有一本书专门讲道德问题,他提出道德的基础就是同情心,在同情心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社会的两种主要的道德。一种叫做正义,正义就是不能损害别人,发生了损害别人的事情要自责、要惩罚,用孔子的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一种是仁慈,仁慈是不但不能损人,而且要帮助人。别人有困难,要帮助他。正义和仁慈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每个人是爱自己生命的,你将心比心,知道别人也是爱自己生命的,这就叫同情心。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善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对个人来说,如果一个人不善良,没有同情心,可以说这个人比禽兽还要坏,按孟子的说法是禽兽,动物残暴起来仅仅是它的生存需要,但是人残暴起来完全和生存没有关系。一个社会如果普遍没有同情心,普遍缺乏善良的品质,这个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道德的另一个基础,就是做人的方法。按这一派的说法是人身上是有神性的,人是有灵魂的,所以人是高贵的。如果说同情心就是人和人以生命互相对待,那么尊严就是人和人之间以心灵在互相对待。我们都是高贵的,做人是有尊严的,要自尊,要尊重他人。比如说:诚信是最重要的商业道德,现在普遍反映中国人不讲诚信,我觉得问题就是我们缺乏做人的尊严管理。什么是诚实守信?我和你打交道的时候把我的真实想法告诉你,并且一定会负责任的,当我这样跟你说时是非常有尊严的、很自尊的。什么是信任?就是我跟你打交道的时候,希望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我,一定会负责任的,我是把你看成有尊严的。如果缺乏尊严的话,这个就谈不上。当然有很多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法治秩序的问题,这是更重要的一个保证。
幸福问题也好,道德问题也好,都是价值观念问题。人活着就是活一个价值观,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价值观不同,价值观不同人生也不一样。精神修养说到底也是价值观的修炼。有人说财富是万恶之源,我认为这句话是错的。什么是万恶之源,那是对财富的某一种态度,贪婪的态度才是万恶之源。对一个人来说,财富对他的幸福和道德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发生不同的后果,这个关键是取决于一个人的素质,在精神素质好的人身上,财富能有助于他的幸福和做更多的好事情,在不好的人身上可能会导致他的灾难。所以财富对人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取决于这个人的精神素质。财富本身是中性的,尤其在资本时代是持肯定态度的。德国有一个大哲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资本时代要肯定财富,但是要反对贪婪。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来资本精神,资本财富观是把财富的获取和使用分开来。在财富的获取上资本精神是不同于历来的哲学和宗教,因为历来的哲学和宗教认为财富是坏东西,起码认为人不应该追求财富。但是资本精神认为,只要获取手段是正当的,获取财富就是光荣的,获取得越多越光荣,发财是光荣的事情,这是和历来不一样的,是财富观巨大的变化和进步。但是在财富的使用上,资本精神继承了历来宗教的思想,强调获取财富不是为了自己过奢侈的生活,为了自己享用,在使用财富的时候仍然要节俭、俭朴的生活。这样的话,财富的获取与使用就结合起来了。那么它拿来干什么?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其中包括道德需要。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是人在富裕起来以后,仍然能过一种节俭的生活,这种体现是很高的境界。当然自己钱少的时候,俭朴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当自己很富有了,仍然勤俭朴素,这说明我们有更高的需要,物质需要对自己来说比较次了,我们有精神需要,我们的心思不在物质上了。所以我们发现高素质的人有一个特点,他追求的不是物质方面的享受,他要的是精神的满足。同时,物质财富应该是次要的,在一定的时间里,对个人来说可以作为一种目标,但是从人的总的格局来说只能是开始满足我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一旦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是要满足精神需要,所以当什么精神需要时,就会很迷茫,前面的路就走不下去了。
卡耐基1889年的时候说过,我们这些人发财了,我们很幸运,这是上帝给我们的机会,我们应该把我们所得到的财产看作是世界上穷苦兄弟创造的,在我们有生之年就作出妥善的安排,让它们来造福社会。然后他说了一句名言,拥有巨资而死是可耻的。所以从卡耐基开始,美国遵循一个传统,前半生就是赚钱,后半生就是怎么有意义的花钱,赚钱体现一个人的智商,花钱体现一个人的魂商,灵魂的高度。
我也很推崇索罗斯,他其实是哲学家,是奥地利大哲学家波谱的学生。索罗斯小时候是很穷的,当过乞丐,也当过小偷,那时他觉得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有钱。他后来真的有钱了,到了50岁的时候,成立了社会基金会,赞助各种文化事业。我读过关于他的一本书,很薄,名字叫做《超越金融——索罗斯的哲学》,大家知道他是金融天才,曾经搞垮了英格兰银行,也掀起了亚洲金融风暴。记者采访他,说你给那么多人带来了损害,有没有罪恶感?他说没有,我是按规则来做的,但是赚了钱以后怎么花是一个道德的问题,他说一个人没有道德是活不下去的。做公益事业是满足道德的需要,他觉得这是做人的成就,做人的幸福,是这种感觉。
我想,这也就是高贵灵魂的一种归宿吧!把自己的生命演绎好。借用《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灵魂),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