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才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这个问题或许和“宇宙的秘密”一样难以回答。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份工作或许从你的角度来看是“那边风景独好”,但真正从事这份职业的人感受可能正相反。民间有“干一行恨一行”的说法,说的就是只有当你真正进入一个行业,才能体会到其中“不足为外人道”的甘苦,甚至有时候会为“当初干吗选择干这种工作”而捶胸顿足,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当然,也有一些人虽然工作看起来不够体面,薪酬也不高,但却干得甘之如饴,非常知足。所以,关于“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这个问题,1000个人也许就会给出1000种不同答案。一份工作算不算“最好”,不完全以那些公认的硬性标准去衡量,关键是你干得高不高兴,是不是享受,并且从中获得快乐。衡量一份工作的好坏,快乐是最重要的指标。
1.好工作和坏工作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就看你如何看待它,尤其在这个工作越来越少的时代里,珍惜每一次工作机会,把工作完成好是最重要的。
2.我们对工作即使无法选择,却可选择我们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调整并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各种因素,对内部同仁及外部客户给予积极响应及服务,如此会带来互动循环和绩效。
3.工作必有其不变及重复性,如果能乐在其中,则能给予自己及同仁无限的活力。
4.对待工作要全身心地投入,以一种专注的工作态度达到对内对外的要求,你的专注会使你的同仁或用户感到这是对他的尊重。
我们大学生选择“好工作”存在很多误区,大学生都想找到“好工作”,就必须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心中的“好工作”,“好工作”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雇主在招聘时并不是招聘最优秀的才,而是招聘最合适人才,同样,对于求职者来说,并不是要找社会公认或者他人认为的“最好的工作”,而是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事实上,工作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工作则有适合的工作和不适合的工作之分,与自己个性特质相匹配的,对个人长远发展有利的工作就是适合的工作,而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我们大学生对自己缺乏了解,不了解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等,这样又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呢?在做到“知己”的同时还要“知彼”,需要花充分的时间去了解职业,相对自我而言,大学生更不了解职业和社会。很多大学生也只注意理论学习,等到大四求职的时候,才发现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不仅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更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大学生才发现不同的雇主对于用人标准、岗位的能力要求,文化、管理制度、职业发展前景、培训机会和福利待遇也是不一样的。“知己知彼”寻找“好工作”,实际上就是要求“人职匹配”,即所选择的工作必须与个人的价值观、性格、兴趣和能力相匹配。
工作并没有高底贵贱和好坏之分,我们这是讲的“好工作”实际上就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大学生朋友们,要想毕业时找到“好工作”,不要眼光过于短浅,只盯着薪水、户口,大城市等眼前利益不放,要从长远的个人发展出法,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价值观,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充分地了解职业,选择与自我和职业相匹配的职业目标,并在大学生期间针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脚踏实地进行充分的准备,相信毕业时大家都会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