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咨询公司,要像《七武士》那般,聚集各路英豪之后,还能把人心拧成一股绳。灵魂人物,如同水泊梁山上得那杆忠义大旗,引无数志同道合者竞往。团队的人型搭配,是一门巧妙的穿针引钱的细活,性格能互补,气氛松紧有致。而咨询师个人的职业素养是重中之重,知道为什么而战,张扬自己而不贬低同仁,在辅以管理之后,一群人的力量才能得以裂变。
武士,是一群孤傲的群体,手中有剑、心中有梦,企图通过自己的剑术和谋略,为诸侯或者城主所用,跻身于上流社会中。然而,他们没有城池,没有固定的社会地位,连农民的一亩三分地他们也没有。每一个武士,都像刮过大地的风,急速、威猛,可是大地依旧在,风却不知了去向。这种飘荡的心情,注定武士是头独狼,没有诸侯这样的主镇场子,很难把一群武士捏合到一块的。
武士,毕竟是日本战国时代的特定角色,与当今的中国又有何干?叶敦明觉得,咨询师很像当年的武士,动不动跟身价过亿的企业家切磋营销、管理和战略,而自己却没有事业可经营。在得到企业主赏识的时候,有些咨询师飘飘然,觉得天下的营销人士都难入自己的法眼。而丢掉某个客户时,又如同丧失了自己所有的希望和元气。这种空牢牢的心态,注定了咨询师像武士那样独来独往。一个咨询师是条龙,三个以上的咨询师团队就会是条虫。
黑泽明的《七武士》,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武士的刻板认知。一场无功无禄、无名无利的战争,帮助受尽欺压的山民免受山贼的抢掠。散漫的武士,像是换了一个人,变得团结互助。七个武士,带领三十多个懦弱的山民,彻底消灭四十个兵强马壮的山贼,创造奇迹的是什么?叶敦明认为,团队精神,是这场以弱胜强战斗的主宰。七武士,是营销人,更是营销咨询师的团队精神导师。
1、灵魂人物是旗杆,武士精神是大旗
勘兵卫,一个战场老兵,执着、冷静、目光犀利。他的出场,颇具英雄色彩。一个庄主的孩子被窃贼绑架了。勘兵卫为了救他人的孩子,果断地剃掉了头发,换上了破袈裟,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行脚僧。在窃贼放松的一刹那,他闪电般出剑,窃贼应声倒下。而他,这个大英雄,却选择了静静地离开。年轻的胜四郎、假冒武士菊千代,都被他震撼了,毫不犹豫地选择跟他干。
厌倦了战争的勘兵卫,只是觉得山民太遭罪,内心的扶危济贫的武士精神被触发了,选择了这条无名无利之战。有了勘兵卫这支高高的旗杆,队伍迅速壮大。五郎兵卫就是被这种利他精神给打动的,他感慨道:我也很理解您为老百姓奋然而起的心情。总而言之,我是被您这高尚的人格所感召的,愿供驱遣。人就是通过这些事才能得到知己的吧。
一个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关键在于“头狼”的威慑力。一些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在夹缝中发展的如此浩荡,就在于创始人的某种特质,像蕴含无数能量的气场或者暗物质,身边的人无不为之振奋。叶敦明认为,一个企业领导人若能做到勘兵卫的境界,员工的职业精神就会为之点燃,勇往直前的大旗,迎风猎猎招展。
2、性格互补是润滑剂,情绪调节是定海针
团队的凝聚力,也不能完全靠灵魂人物,人型的搭配也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