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太阳能电池仍有潜力风采依旧
代表企业昱辉阳光、日升电器、太阳谷能源
昔日做经编,10年销售额仅有2亿元;如今“追太阳”,1年销售额就能过5亿元。作为一家才从事太阳能电池片生产2年的企业,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收获了产业转型的丰硕果实。由于目前国际太阳能电池市场尚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从事这一产业的宁海日升电器、太阳谷能源、昱辉阳光等几家企业,上半年均取得很好的利润增长。
从2000年至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的产量年均增长135.46%,远高于世界年均增长率46.13%及同期各主要国家地区的增长,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光伏电池产业发展最快国家。由于下游太阳能电池厂商争相扩产及新加入者产能持续扩大,我国的多晶硅市场不断扩容,再加上价格非理性上涨带来的暴利诱惑,多晶硅扩产、新建、投资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更令人担心的是,国内上升过快的产能如何得到国际市场的吸收和消化,恐怕将要成为很多太阳能光伏企业头疼的问题。
金属加工行业: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上升空间巨大
代表企业齐合天地、开来丰泽
非常时期,如何巧妙应对、开辟新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盯紧了一个词——“点废成金”。
路桥在浙江台州市只是一个区,这里没有铜矿,铜的年产量却达到40万吨;没有铝矿,年产铝超过35万吨;没有铁矿,年产钢100多万吨。这些都得益于他们“点废成金”的功夫。2007年,路桥全区综合拆解各类固体废物250多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0多亿元,约占台州固废拆解的70%以上,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
该产业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台州摩托车车轮制造业每年的产值都在十几亿元,所需要的铝大都来自拆解业。路桥的拆解业托起了台州汽车、摩托车、金属资源再生、塑料模具、机电和新型建材等五大主导产业,也有力地支撑着周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台州再生金属行业已走出传统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向着集团化产业升级的方向发展,涌现出像齐合天地、开来丰泽这样规模大、技术装备先进的一批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再生资源深度加工”,“破烂王”们的追求是,及时将废旧资源转化为科技产品,拉长产业链,积极构建集拆解、加工、制造于一体的全新产业结构模式。
三、搞创新、高附加、重人才
案例:
科技型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产品
宁波东英禾电子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进入宁波市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生产的著名创业企业,其研发生产的智能化电子保险箱主要出口海外。而随着铜、钢材等原材料的涨价,以及美元的贬值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东英禾电子的出口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从前年开始我们的利润就以每年20%的速度在递减,今年基本上已趋向亏损,如果再这样下去真得是没有办法了。”东英禾电子总经理应启峰无奈地说,原本他们的利润还有50%,如今在这样的形势下,只能用溢价的方法来跟外商进行谈判。“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应启峰表示,目前越南、印度等新兴国家劳动力成本更低,而电子保险箱的技术在全球市场上已日趋成熟,因此产品想要提价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