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转型升级初显成效
浙江伟海拉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邵献珠表示,在此次展会上,伟海拉链的产品平均报价提高了12%,客户却普遍都能接受这个价格,还有6个知名国际品牌表示合作意向。
邵献珠透露,这几年,“伟海”一直在转型发展,拉链产品不断创新。今年企业成立了专业的售后服务网络。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高涨的情况下,伟海将控制成本作为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任务,今年还聘请专人管理企业成本控制,包括如何节约原材料和节能减排的举措。今年以来,“伟海”通过管理等各方面举措已相应缓解2-3个百分点的生产成本压力,节能的直接效果就是企业利润的增长。
双佳制衣总经理吕志飞表示,以前企业主要生产涤棉等中低档衬衫,2006年,企业开始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定位,将产品定位在中高档。两年来,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研发环保面料和产品的检测能力都在提高,产品转向全棉、麻棉等男式衬衫。目前,该企业80%以上的产品转向欧美国家。
美国拉斯维加斯服装面料展上,义乌制造产品质量为绝大多数欧美知名品牌认可,这是义乌制造向高端市场转型升级成效的见证
化工行业:草甘膦涨价独领风骚
代表企业新安股份、捷马化工、江山股份、升华拜克、金帆达
化工子行业众多,并且多为周期性行业,在处于行业的上升期时,表现为产品价格上涨,利润上升等特点。尤其是草甘膦行业非常景气,产品价格大幅上升。草甘膦原药产品今年上半年销售均价约为8.21万元/吨,而去年上半年该产品销售均价约为3.36万元/吨,2007年全年该产品销售均价约为4.67万元/吨。国内草甘膦三大上市公司中浙江的新安股份达到450%的利润同比增长。
要注意的是,有业内人士提醒,草甘膦价格经过大幅上涨之后随着全球产能扩大必然会大幅回落,预计下半年均价在7万元/吨左右,明年均价在5-6万元/吨。
医药行业:原料药掌握定价权利润丰厚
代表企业浙江医药、新和成、昂利康制药、海正药业
医药行业是典型的非周期性行业,也是2008年所有行业中增长比较确定的行业之一。医药行业利润大幅上升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提价。在价格拉动下,化学原料药板块成为医药行业最大的明星。全球商品牛市无疑是推动原料药价格持续上涨的催化剂。原料药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化工产品、粮食、能源等,这些产品的价格以美元计价,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这些商品的价格出现大幅上升。
浙江医药和新和成业绩之所以强劲增长,得益于主打产品合成VE价格今年以来的暴涨。数据显示,目前合成维生素E的价格已经是去年年中价格的4倍左右,而合成维生素E的成本同比只提高了50%左右,预计目前毛利率已经接近70%。目前,合成维生素E行业逐渐被国外的帝斯曼、巴斯夫和国内的新合成、浙江医药四大巨头所垄断,其中国内的浙江医药和新和成约占全球产量的40%,国外的巴斯夫和帝斯曼约占整个产量的60%左右。
不过,原料药产品价格具有周期性特征,因此长期维持景气显然也并不现实。
二、塑品牌、占渠道、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