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专家专家谭小芳老师在对国内外100多家创新企业案例总结和剖析之后,发现:长久保持高水准创新能力的奥秘:
*优秀的公司往往不畏风险,积极面对挫折,并勇于探索界限之外的风景;
*善于观察一般人习以为常之事,从细微处入手,才会拥有打破常规的能力;
*以使命激发团队激情,营造内部竞争气氛,促使团队更快地到达胜利的终点;
*敢于为公司注入新鲜血液,雇用一些偏离主流的员工,你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创新的最大障碍在于公司固定的意识倾向,不要让僵化的思想侵蚀人们的精力;
翻开国家政府报告或企业集团战略规划,“创新”往往是被提及最多的词语之一,这无疑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宝贵思潮,让我们走出曾经的固步自封与闭关锁国。谭小芳老师先与您分享一个案例——在白天气温高达45度,晚上又低至5度的津巴布韦,能不能建造一座不能用空调,但室内温度必须恒温在22度的环保大厦?逻辑上这个不成立,所以无法做到,但运用水平思维的交叉创意法就做到了,米克皮尔斯运用白蚁冢穴如何保持恒温而确保繁衍的原理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不用电、气设备(空调)而能确保室内恒温22度的东关大厦,把不可能变成了令人惊叹的事实。所以说,创新思维从何而来呢?谭小芳认为,我们要像佛教中的禅宗一样进行修炼。禅的意思是"思维修"或"静虑",属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的方法,用当代的语言来解释,即不用语言文字而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
我们鼓励创新的思想,我们更为强调让创新的思想转化为实在的价值,只有能为社会、企业、个人带来价值提升的创新才是有效的创新。这种价值的提升需要我们将创意通过行动转化为一种成果。谭老师建议企业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并努力为员工的创新提供便利条件,这不仅包括创新所需要的工作条件,还应包括鼓励创新的氛围和激励创新的机制。透过很多国际公司,我们都看到一些曾举起创新旗帜的行业巨鳄因为不思进取而走向衰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也看到一些身处高位的人沾沾自喜,拍着胸脯跟人保证公司里一切都运转正常,其实公司已经缓缓地走向下坡路了。
谭小芳老师也看到国内诸多企业进行的管理方式是与“创新”的前提背道而驰的。那么创新的提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企业员工有“自由的思考与表达”的环境和权力,而且要保证不会因为意见的不一致而受到不正常的待遇。可以想象,能做这一点的企业有几家。所以,“创新”自然也是无本之木,口头说说而已,对于大多企业管理者来说:对“创新”的态度只是“叶公好龙”。但谭老师同时认为:国内企业多数确实需要依靠创新来克服“马太效应”获得后发优势,但必须指出的是,创新不能靠一个点子或几个人或者某项目一蹴而就,要孕育出创新和支撑创新都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而这正是某些企业管理者所忽略的问题。具体来说,企业一般需要如下方面的创新——
1、服务创新
著名的IBM公司在广告中强调的“IBM就是服务”,正反映了该公司十分重视产品服务的思想。产品服务创新就是强调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措施,力图让消费者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