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把最好的人才集中到公司来,又能最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最好的战斗力又能如何以最团队的力量去战胜一切竞争者?
一个小企业,更需要树起高于赢利的企业文化大旗,或者说要树起企业自身的信仰,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赢利,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种价值观,高于企业赢利的价值观。
以海尔为例,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使海尔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由此,海尔的企业文化是海尔人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
同时,建立企业文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联想的企业文化也经历了很多阶段。1994-1995年,为了生存,联想更多地强调员工对任务负责,“只讲功劳不讲苦劳”,要不断地创造新的业务记录,“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这种目标导向清楚地显示,在公司里做事远远大于做人;
1996-1998年,联想由“求生存”的文化转移到“求发展、求规模、求效益”上来,为了做到更好地把握与控制,急需强调内部管理的规范性,要对目标负责,于是强调“严格文化”;
1999-2000年,企业规模更大了,需要理解和信任,需要增强企业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此时,员工个人的追求开始转向更深层次的人生价值、社会尊重和满足精神上来,于是联想提出了“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亲情文化”——平等、信任、欣赏、亲情。此时,联想对做人的要求显然已经超越任何时期。
企业老板要控制销售
军队的核心是枪,企业的核心是销售。小企业老板要控制销售。
企业创建初期的营销,企业老板要控制好人事权、财权和经销发放权。
所谓人事权,就是企业的销售人员都由老板统一招聘,亲自面试,经老板面试合格的,才能进入企业工作。人事权不能下放给营销总监或销售经理。企业建立初期,老板就是实际的营销总监,招聘的营销总监或销售经理,更多的是老板的助手和执行者。
所谓财权,一是对员工的奖惩权要掌握在老板手里。谁该奖,谁该罚,都由老板说了算,这样,所有员工才会唯老板之命是从。二是渠道及营销费用的审批权要由老板亲自掌控。很多企业出现内部贪污,就跟营销费用审批权下放有关。
所谓经销发放权,是指老板决定所有地区经销商的是否合作及奖惩。老板要与各级经销商直接建立关系,经销商渠道往往是企业的生存之根本,如果经销渠道被别人掌握,这个企业也就差不多了。
总之,企业老板要对销售一把抓,控制住了销售,就是控制住了企业的命脉。
我们在2005年曾经策划了一个快消品,由于策划和品牌造势做得特别到位,所以在当年的成都糖酒会上“一鸣惊人”,一个新企业,招商签约金额达到1.5亿,收回现金2千多万。
这个企业的老板以前是做面粉的,没做过快消品营销,人又是个老好人,整天乐呵呵的。我们一直给他建议要抓紧后续的营销渠道建设工作,结果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他从别的相关企业挖了一个营销总监过来,完全授权给这个营销总监去操盘。该营销总监从原企业带了一帮人过来,不到半年时间,整个营销部与经销商集体作弊,贪污了上百万的款项,把整个渠道给搅乱了,很多经销商最后都不敢再代理该品牌了。
一个开局良好的品牌,就因为老板没有掌握销售,结果几乎被葬送了。
思想动员,制胜关键